梓潼县旅游景点
七曲山寺四川北部的梓潼,自古以“东有紫林,西有水”而得名,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辉煌。大庙建于晋代,是晋代当地人为了纪念张亚子而建立的“子庙”。元初张亚子封为“文昌帝”,后在此修建文昌宫,元、明、清数次扩建,形成了一批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大庙12000多平方米,是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七曲山寺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完整地展现了元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珍贵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布局,该寺极为宏伟,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通水交相辉映。它既是祭祀的圣地,也是风景名胜。七衢山寺是AAAA级风景名胜区。瓦口关“瓦口关”位于吴付岭梓潼以北十里处,金牛古道的南端。墙是刀削的,青苔绿,藤蔓倒挂。古人以险为通。蜀道沿龙门山向南,过山石,转直陡,过关,路渐缓。岩坡皆柏树,负电位相争。林涛闯关,通江如练。“瓦口关”夺取了屏障西南的三八,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第七十仗“猛将张飞直取瓦口关”,就在这里。当时魏将军张合(嘉宝耳旁)驻守瓦口关,张飞从流民那里得到了路线,于是魏延领兵敲关佯攻,自己却率领五百轻骑从梓潼山路攻回。曾经扬言“人人都怕张飞,我把他当孩子”的名将张合(嘉宝的耳朵),最后落得个“立即弃山,想办法逃走,随行的只有十几个人”的惨败。张飞的粗枝大叶,实在不是有勇无谋之辈。目前在关口有一个“敲门砖”。相传张飞与魏军交战,马蹄踢石为槽...瓦口关的各种古迹无不显示出“金牛道,柏翠天,商旅如烟密”的繁华。十年“文革”,古建筑被毁,星移斗转。1986年,以古蜀道为主线,以“全健”为中心,从南到北恢复了布列的景点。三层楼的“观音阁”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亭后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亭侧的“无定寺”建在岩石上。合原址建造的六边形飞檐“寄危亭”和惠洪浓郁的“文昌阁”,一石一木,建造极为巧妙;“蜀道馆”就在“危馆”旁边。回廊建筑四周翠柏环绕,美不胜收。“瓦口关”巍然耸立,险象环生,墙壁由石头砌成。一如既往的雄伟,一如既往的壮观。墙根离箭塔15米。城内建有桓侯庙,画有张飞像。其“豹子有眼,燕子有须,雷声大,骏马奔腾”的不寻常模样,时隔一千多年再次出现。
梓潼旅游景点大全
七曲山大庙
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辉宏。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 迹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七曲山大庙为AAAA级景点
瓦口关
“瓦口关”位于五妇岭,梓潼城北十里,古金牛道南端,关壁刀削,苔绿斑斑,藤蔓倒悬,古人据险为关。蜀道沿龙门山脉向南,穿岩过岭,直转陡下,过关,路渐缓。岩坡皆长柏树,负势竞上,互比高下。林涛涌关,潼江如练。
“瓦口关”扼控三巴,屏障西南,为兵家争战之地。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一役便是在此。时魏将张合(加包耳旁)据守瓦口关,张飞从难民口中探得路径,乃令魏延引兵叩关佯攻,自己却率五百轻骑,从梓潼山小路攻其后背。先前曾扬言“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的名将张合(加包耳旁),到头来却落得个“弃马上山,寻径而逃,方得走脱,随行只有十余人”的惨败结局。张飞粗中有细,确非有勇无谋之辈。
现关口有“趟脚石”,相传张飞与魏军交战,马蹄蹬石为槽……瓦口关种种古迹,无不显示了当年“金牛道,翠柏天,商旅兵家密如烟”的繁荣景象。
十年“文革”,古建筑被毁,星转斗移,1986年,开始以古蜀道为脉络,“剑泉”为中心,由南及北,相形度势恢复布列景点。
三层楼堂的“观音阁”古朴典雅,巍峨壮观。阁后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阁侧的“五丁祠”依岩成势。关上原址建成的六角飞檐“送险亭”与辉宏富丽的“文昌殿”,一石一木,建造极尽工巧;“蜀道博物馆”紧接“送险亭”,回廊建筑,翠柏环抱,秀丽中蕴含幽深。
“瓦口关”踞险耸峙,条石砌成墙。巍然如故,壮观如故。墙根到箭楼15米。城 上修桓侯庙,彩塑张飞像,其“豹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异常形貌,千多年后再现人寰。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
“七曲钟灵地,蜀道五丁开”。风光秀美,清劲雄阔的七曲山,地处“三百里程十万树”的蜀道翠云廊南端,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梓潼县七曲山上,公园距梓潼县城最近端3公里,最远端20公里。东与建兴乡、马鸣乡为邻,南依文昌镇,西临许州镇,北接演武、建兴乡。公园规划总面积2346公顷。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除了作为森林公园主体的森林群落景观外,其景观资源的核心反映在“古文化、古道、古建筑、古树”的四古为主的人文景观上,全国之一的文昌大庙和古柏林,以及优美的神话传说,古老的战场遗址,历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大量历史故事和诗词文章,使整个森林公园具有凝重、深邃的历史文体内涵,体现出“古、奇、幽、深”的特色。
七曲山可春日游春,夏日避暑,秋来登高,冬可赏雪。漫步古柏林,你便进入了天然氧吧,吸纳古柏产生的负氧离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除病安神,延缓衰老,达到健康长寿,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无私恩赐。
公园内现有景点49个,规划景点59个。景点有文昌大庙、关帝庙、白特殿、百丈楼、桂香殿、风洞楼、瘟祖殿、家庆堂、应梦仙台、盘陀石、时雨亭、飞霞仙洞等十多处古建筑人文景观。综合评价该森林公园为第二级胜景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川北剑门古蜀道旅游线上,位处梓潼县城郊,川陕公路贯穿全园,距西部电子工业城绵阳57公里,距省会成都市177公里,北有剑门关之雄,西有窦团山之奇,东有嘉陵江之险,南有青城之幽,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地理优势。
卧龙诸葛寨
梓潼城西三十里有卧龙山,亦名葛山、亮山。《舆地纪胜》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蜀中名胜记》二十六卷亦载:“梓潼西南二十里(应为三十里,引者注)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历代方志及有关史籍均有蜀汉丞相军师诸葛亮北伐魏驻兵于此的记载。
诸葛寨又名牛头寨,山形椭圆,四面陡削,寨顶较平,周约三千多米,南端为葛山寺,原寺规模宏大,有三重十八殿,明末毁于兵火,清光绪年间重建,只有两重五殿,比原有规模要小得多,寺背倚崖,崖上古柏葱葱,约五百余株。寺内有一唐贞观八年刻的《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传》石碑,有唐僖宗中和四年的造像碑记,梁大同年间碑及张献忠“兵祸”碑记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956年四川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绵阳这处5A级景点,隐藏在小村里,免费开放却游客罕至
提起去四川 旅游 ,游客之一印象想的不是成都的 美食 ,如宽展巷子、锦里、春熙路等,要么就是乐山的名山大川,如乐山大佛、峨眉山等。其实四川的5A级景点有很多,但被人遗忘的也不少,但就是这样的无人问津的景观才更有意思。
小水今天要带大家看的是四川省绵阳市的一处5A级景点,对游客免费开放,但却无人问津,外地游客也是很少造访!这处5A级景点叫三全寺,当地人称呼其为东岳庙,这是因为东岳庙也在这里。那么,这处景点到底是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水曾经有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漫游蜀中,路过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的时候,当地人提起这个地方。还说这个三全寺里有个白 *** ,烧香祈福都很灵,因此香火非常旺盛,在当地也是非常出名。而这座三全寺就是本此的目的地,也是一处非常庞大的古建筑群!
三全寺古建筑群分为四大主体,分别是三全寺、文昌宫、地都和东岳庙,并排排列。四处古建筑各有特点,中间隔开,有小门相连,各自独立成群。地都和东岳殿的大门不经常开,中间的一处文昌宫管理处可从大门进去。
三全寺是四川省内较为出名的寺院,始建于大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9年的 历史 。整座寺庙气势宏伟,依山而建。从正门进入,一路走上去,步步台阶,似如登山,在这深山的古刹特别有意境。
三全寺的主要建筑有地藏殿、大雄宝殿、圆通殿等,寺内香火鼎盛,平日的信徒很多。庙内有常驻的比丘尼和沙弥,有时候也会有道场施布,不过小水没有见到!
从三全寺中的圆通殿左边小门可穿出去,直达与之相连的玉皇殿。而玉皇殿正是文昌宫的更高峰所在,所以一般人不知道的话,可能要折回去从文昌宫的正门进去了。
梓潼县是文昌帝君的故乡,因此这里的文昌宫也是非常出名的,并且常年有人进行管理,顺带管理的还有与之相连的地都和东岳庙。主体建筑有魁星楼、文昌殿、孔子殿、武圣殿、玉皇殿等。
最为有意思的是玉皇殿,建在整个建筑群的更高处。玉皇殿巍峨,上去的时候要较为小心一些。而从上面一路走下来,就是七仙女、四海龙王以及八仙过海的白玉雕像,很是壮观!
地都大门的锁的,可以从文昌宫入口处,魁星楼旁边的小门进去,很方便。地都的主要建筑是城隍爷、枉死城、十殿阎君以及与之相配的十八层 *** 等。
胆小的游客建议与家人朋友陪同,整个建筑群非常庞大,看着确实比较害怕,这里小水就不上图了。最后的奈何桥以及孟婆汤确实很有意思,可以好好看看,了解这些文化内涵。
最后一处就是东岳庙了,没啥好说的,就是供奉着东岳泰山神,但是和其他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只不过小水看到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了,比较匆忙。可能小水讲的不是很清楚,但是确实非常震撼!
三全寺因为是寺庙建筑,也有常驻的僧众,平时香火非常好,附近的信徒经常来焚香朝拜。碰到节日的时候这里还会举行庙会,非常热闹,听戏的人很多。
如果在这里耽搁太久的话,中午也有吃饭的地方。三全寺有配套的厨房,也开火,附近的村民和游客都可以去吃,只不过并不是免费的。价格比较实惠,小水吃了一份米线也就5元而已,非常划算。
三全寺(也称东岳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三泉乡三合村五社,游客可以从梓潼县坐1路公交车直达,路边有高大的东岳庙牌坊,非常显眼。或是乘坐卧龙镇直达梓潼县的班车也可以,基本上半小时一辆,很是方便,票价在5元左右。
由于三全寺古建筑群比较庞大,游客逛完可能需要花费半天甚至以上的的时间。要是住宿的话,可能需要去卧龙镇或者回梓潼县去,小庙里住人一般人不太敢留下。
距离三全寺不远,还有魏延祠和千佛岩等景点,也可以观看游玩。住宿可以住在卧龙镇上,距离三全寺也不很远,大概十分钟的车程。所以,正因为三全寺的独特,构成了梓潼县卧龙镇一处靓丽的风景线,外地的游客实在有必要来看看。更何况免费游5A级景区的机会,为何要错过呢?
四川绵阳一个古县,有2300年县治历史,风光旎丽人文古迹众多
四川绵阳的这个县,有2300年县治 历史 ,风光旎丽人文古迹众多。其实这个县就是四川梓潼县,自秦昭襄王22年(前285年)就设立县治,已有2300多年 历史 ,为四川 历史 最悠久的县治之一。梓潼,自古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的美称,因“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梓潼县,隶属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市东北方向,面积1443平方公里,人口38万,2019年实现GDP92亿元,虽然经济发展一般,但是 历史 文化丰富,孕育了丰富多元的秦汉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文昌文化。境内有七曲山大庙、长卿山李业阙、卧龙山千佛岩石窟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梓潼这个 历史 悠久的古县,下边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梓潼县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景点,以飨读者。
梓潼七曲山景区
七曲山位于梓潼县城以北10公里处,为蜀道入川后的最后一道险峰。山间种有古柏4万余株,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曲山大庙 建于山顶,藏于森森古柏之中。景区沿山脊呈带状分布,盆中深丘地貌,山坡上分布有很多级小台地,山脊秀峻,间有阔缓台地,景区森林密布,林木葱茏。七曲山风景区以全国更大的纯古柏林享誉海内外,有以古蜀道、古黄柏、古建筑、古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50多处,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卧龙山石窟(千佛岩)
卧龙山石窟位于梓潼县城西15公里卧龙山,卧龙山山顶呈圈椅状,中有诸葛古庙,内一巨石上有摩崖造像。山顶圈椅状崖壁间现存3石窟、40余佛龛,大小佛像368尊。除1龛为明末凿刻外,其余均镌刻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因原有造像1189个,故名千佛岩。清末依石龛修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木构庙宇,很好地保护佛龛造像。千佛岩石窟保存完好,雕刻精细,充分反映了初唐时期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
长卿山
原名“神山”、“蚕婆山”,位于县城西25里左右。海拔670米,山势纤细玉长,宛若秀眉,层林冠盖,俨若画屏。距梓潼县城西郊0.5公里,沿江西岸分布,与县城隔江相望。从山脚至山顶四周,皆有自然人文景观。南麓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侍御史李业墓阙 ,还有清代建修的 贞孝节烈牌坊 ;东面有汉边孝先卧游亭及唐宋石刻与唐代寺庙永昌院,俗称西岩寺;北麓陡峭绝壁,崖顶翠柏苍松,山下潼水潺潺,为梓潼八景之一的“西岩烟雨”。东面山腰有司马相如读书石室,传为西汉司马相如读书处,始建年代无考。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长卿山大概就是这样一座极富神韵的山吧。
梓潼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七曲山大庙
2、七曲山风景区
3、两弹城
4、文昌宫
5、关帝庙
6、水观音
7、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四川文艺小镇)
还有151条相关问答,更多梓潼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哪个时间段梓潼县的旅游风景更好
春秋期间段梓潼县的旅游风景更好。梓潼县旅游景点: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10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它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科学家称它为森林化石,旅游者称它为蜀道翡翠,文人雅士称它为翠云明珠。两弹城景区。景区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为主体,东起潼江、西至何家湾、南临长卿山、北倚西记沟,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地处山间的魏延祠,有些落魄,有些荒凉,游人罕至,这对镇北征西勇猛忠诚定汉土的魏延来说,有些悲凉,有些凄惨,有些不公,但对生有反骨而遭夷三族的魏延来说,这样的祠堂,亦是难得的一种纪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