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赠送和接受礼物有哪些礼仪要求
(1)选择适当礼物,尊重当地送礼禁忌。对礼物进行适当包装。
(2)送礼的更佳时机是进入主人住处后,在主人表示欢迎的时候将礼物送出。回赠礼物的更佳时机应是客人提出告辞的时候。除非收礼者不在,更好把礼物当面赠送。赠送或回赠礼物时双手递上,并做简短说明或介绍。
(3)接受礼物时,双手接过并致谢;征得送礼人同意,可以当面打开,对礼物表示赞美。将礼物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是失礼的行为。
如认为礼物过于贵重或其他原因不宜接受,应予婉拒。
2.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有哪些礼仪要求
1
接受别人礼物时,神态要专注:我们在接受别人礼物时,不管在忙什么事,都要停下来,不能心不在焉,不管礼物的轻与重,都要给对方充分的尊重。接受礼物时要神态专注,认真,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
2
接受别人的礼物时要双手捧接:在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不要单手去拿,而要双手捧接,同时要配以面部微笑,注视对方的双眼,礼物不能随手乱放,在家时要把礼物放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以示尊重和重视。
3
接受别人礼物以后要认真道谢或回礼:不要在对方送上礼品时无所表示,好象对方是应该的,也不要虚情假意、反复推辞,或是口是心非,嘴上说“不要、不要”,手却接了礼物。接受别人的礼物以后要认真道谢,在合适的时候要进行回礼,以示礼尚往来。
望采纳
3.涉外赠送礼品要注意哪些礼仪
涉外赠送礼品注意事项多,比如场合和形式就有很严格的要求。礼品赠送的场合,应当在重要活动中或者接待全过程的 *** 。中方领导会见,欢迎或欢送宴会,会议开幕式或闭幕式等场合都可。礼品赠送的仪式应当从简,一般不搞单独仪式。
礼品赠送的方式一般以当面赠送为主。对人数众多的外国代表团和国际会议的境外与会者,也可以采取集中宣布,分送房间的做法,不过这应在礼品包装上加放名片。礼品无需反复多次赠送。
在涉外交往中有“涉外交往九不送”:
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不接受现金、有价证券或实际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物品,不仅是一项常规的职业禁忌,而且被视为反腐倡廉的应有之举。
天然珠宝、贵金属饰物及其它制成品。原因与之一类相同。
药品、补品、保健品。在国外,个人的健康状况属于“绝对隐私”,将与健康状况直接挂钩的药品、补品、保健品送给外方人士,往往不会受欢迎。
冒犯受赠对象的物品。若礼品本身的品种、形状、色彩、图案、数目或其寓意,冒犯了受赠者的个人、职业、民族或宗教禁忌,会使馈赠行为功亏一篑。
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向异性赠礼时,务必要三思而后行,切勿弄巧成拙,误向对方赠送示爱之物或含有色情的礼品。
广告性、宣传性物品。若将带有明显广告性、宣传性或本单位标志的物品送与对方,会被误解为有意利用对方,或借机进行政治性、商业性宣传。
以珍稀动物或宠物为原材料 *** 的物品。出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动物的考虑,在国际社会中不要赠送此类物品。
有悖现行社会规范的礼品。现行社会规范不仅指我国现行的社会规范,还包括交往对象所在国家现行的社会规范,以免跨越法律、道德的界限。
涉及国家机密、行业秘密的物品。在外事活动中,我方人员要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与保密意识。
此外,赠送礼品还应注重礼品的包装,尤其是在涉外交往中,礼品的包装也属于礼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在仔细考虑范围之内;最后送礼的时机也要适当,这样才能达到更佳效果。
礼品的选择也是涉外赠送礼仪的重要环节,所以在选择礼品时,一定要本着如下原则:赠送礼品,不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祝贺、感谢和慰问的心意,所谓“礼轻情意重”。因此,不以价值见长,也不以数量取胜。而主要在于赠送礼品的意图,在于所 *** 感的真挚。
4.西方人的送生日礼物礼仪
当面打开礼物是西方的习惯
收礼物时,中国人的习惯是不好意思当场打开,在中外一定要当面打开欣赏并说致谢的话:“我很喜欢”或“我正要这个”,你一定要有对礼物的评价和反应,主人会很高兴。主人送你的礼物,你能够很快用上,主人会更高兴。
送外国人哪些礼物较合适?
要出国吗?首先我说带重量级的,易携带的礼物到外国,但有很多东西外国人不一定会喜欢。送礼要按照主人的文化、教育、爱好送礼,应当因人而异。有雅趣,可以送中国字画。但要解说给朋友听或预先准备好解说文。中国传统字画,但没有框,要教他们怎样卷、怎样挂。对那些不能挂的字画,一定要裱好才送。因为在西方,我们可能找不到裱中国字画的地方。送开司米、丝巾,领带也可以。很多中国人送文房四宝给西方人没有多大用,既不能装饰又没有用,但送给日本人和韩国人就不一样,他们能欣赏,千万别送没有用也没有欣赏价值的东西。我到中国,经常有人送礼物给我,我感到非常高兴,这让人感到友情的珍贵。但有时,收到别人的礼物却叫我不知怎么办才好,为什么呢?太重了,不要以为只有够大、够重的礼物才能显出你的心意和友谊。要知道,这对别人来说,这份礼物可能就成了一种负担。乘国际航班的人一次只能带两个包,而你的礼物又沉又占地方,加上昂贵的托运费,这确实让人感到为难。要是你的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旅行,要到五六个不同的城市,而在之一站,你就塞给他一个沉沉的包袱,叫他怎么能轻松地继续旅行呢?有一次,别人送给我两个无锡泥娃娃,我非常非常喜欢,历经辛苦以后,好不容易带到美国,却发现已经碎了,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呢,送礼物给别人,也要多为别人着想,也可以用特别的 *** 精心包装起来,可以使你的朋友携带方便。送礼物,除了表示你的心意,更好还要有一定的纪意义。在中国,我发现很多公司喜欢向外国朋友赠送自己公司的纪念币。造币的花费并不低,然而得到的效果却并不大,因为
一、外国人并不识中文,不懂是什么意思。二、它并非纯金、银制品,根本没有保值意义。这样的纪念币顶多让人新鲜一下子,随后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有些人送礼物喜欢送价值很大的,其实,送礼物花的钱多,并不能说表示的心意就越浓。微薄的礼物不一定不成敬意。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美国总统的签名照片:有幸被邀请入白宫的人,都会与总统一起拍照留念,并有总统的亲笔签名。这已经成为美国历届总统的一项传统礼物。这样的照片可以说是又便宜又昂贵,很有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这上面有总统或领导的亲笔签名。这是我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见到过的。
送花
在国外,送花作为礼物是最普遍的。因为这可以说是最“懒”的一种方式。你只需打 *** 到花店:“请给我送一打火红的玫瑰到什么地址给什么人……”不多久,你的朋友就会收到你请花店送来的鲜花。有很多人要熟悉的花店里都有自己固定的户头,每个月结一次账,非常简单。在美国,如果你寄束鲜花给你另一个州的甚至远在香港的朋友,这也很容易。因为很多花店都同属于一个联网,简称FDA,可以联络到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如果我有个朋友远在香港,今天是她的生日,我想送束花,只需打个 *** 给FDA属下的任何一个花店,花店一个传真可E-Mail到香港,根据地址,按规定的时间就送到朋友家。就这样简单、方便而又快捷。我经常收到朋友送来的花,在我印象中最深的是驻美国的摩洛哥大使。有一次,我应邀参加他举办的一个晚宴,席间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谁知,几天以后,从摩洛哥飞来了一个非常大的纸盒。打开一看,里面是21打(21*12)我最喜爱的黄色玫瑰——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一下子送我这么多花,但是我想,他一定是要我记住:摩洛哥出产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我曾应邀出席一个美国十大富翁之一的人为他太太40岁生日举行的宴会,有400多宾客。宴会厅里摆着4000打玫瑰花,全部是红的,这些玫瑰是那位男主人买的,因为他的太太喜欢红玫瑰。我们都对他说,大概全纽约的玫瑰都被他买来了。当时这些花给我带来的兴奋比宴会本身多得多。这样的奢侈即使在美国也是很少见的。很多人探望病人时送鲜花或插花,我喜欢送盆栽的常绿植物。我想,因为插花容易枯萎,会使病人的心情更糟。活着的盆栽,出院还可以带回家啦! 多好!在送花时还要注意,在法国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康乃馨表示不幸,在德国,蔷薇是爱情的象征。在日本,送白花去看望医院的朋友是非常不吉祥的。
5.涉外礼品馈赠礼仪五点
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之一,防止过多。
第二,防止过于贵重,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
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 *** 、礼品的接受这3个方面的内容: 更多内容来自中华礼仪培训网e。” 在西方人眼里平常他们一般不大喜欢相互赠送礼物 首先来说一说送礼,在西方人眼里平常他们一般不大喜欢相互赠送礼物,除非是在生日或重大节日的喜庆场合,而且这种馈赠也仅限于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
因此,来访者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绝不会因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 比如美国人,除节假日外,当进行交注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备厚礼,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只要送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
而德国人送礼不注重礼品价格,只要送其喜欢的礼品就行,包装则要尽善尽美;法国人呢,是将香槟酒、白兰地、糖果、香水等视为好礼品,体现文化修养的书籍、画册等也深受欢迎;英国人喜欢鲜花、名酒、小工艺品和巧克力,但对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不大欣赏。同时在其他西方国家当你受邀去吃饭时亦不必拿贵重的礼物 同时在其他西方国家当你受邀去吃饭时亦不必拿贵重的礼物,送礼也只是一束花或一瓶酒就可以了。
若有几个人一同赴宴,只须一个人代表大家即可,当然,若能赠送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如剪纸、手绢、花瓶等,主人们都会特别高兴。 不过在西方不同国家送礼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忌讳,比如向 *** 人送礼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习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图,因为 *** 人不愿让女字的形象在厅堂高悬;不要送酒,多数 *** 国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赠,一定要通过她们的丈夫或父亲,赠饰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强调的是,西方人即便接受礼物,但是方式上也与我们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推来推去的,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心里满心欢喜,也会对礼物搁置一旁。
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会认为你送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最能匹配主人,所以既然有人送来了,就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还要再盛赞送礼者一番。
在西方,只有主人跟你事先约定了时间和地点时,才表示他们真正把你当成了贵客 在请客方面,无论东西方存有多大差异,关键是在这种加深友谊、礼尚往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请”则约见。也就是说,可能在中国他(她)就邀请你去他(她)家玩,但又不说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时你不由得可能就问了问什么时候去,这很正常。
但是,在西方,只有主人跟你事先约定了时间和地点时,才表示他们真正把你当成了贵客。否则十有八九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而已,千万不可当真,避免脱口而出造成尴尬。
另外,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无论双方是谁请客都一定要守时,不要早到,也不要太晚到,比约定的时间晚一点点更好,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礼貌。 掌握了以上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在西方不同国家“主”与“宾”的待客之道。
一般来说,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多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才邀请到家中赴宴。在家中他们的待客之道主张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
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菜饭,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并且美国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可以了。
但是在吃完饭后,客人千万不要忘记对主人尤其是女主人盛情款待表示特别感谢。 在澳大利亚却大有不同,与澳大利亚人共进午餐时是先订“协议”后吃饭。
要特别注意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如果你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一般情况下,你提议喝酒,通常由你付钱,不可各自付钱,除非事先说好。
但是这种待客之道在印度请客时却完全行不通。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他们会自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
这种“我吃饭你付钱”的待客方式,常常给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闹得啼笑皆非。
在印度人眼中,似乎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你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如此说来,西方请客吃饭的待客之道确有不同,更好事先了解一下当地风俗习惯为妥。
而且虽然说“主”与“客”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友谊、加深交往,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要忽略了一些其他礼仪。比如在算是富有国家之一的瑞士,精打细算节约成风。
即便举办世界性的活动,一日三餐是固定供应量且每人一份,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只能免费供应一杯茶。
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在这里国内外的客人一概一视同仁,概不例外。 而远在中东的阿富汗对待“客人”却大相径庭,在一些地区,你被邀请吃饭必须用大吃大喝来表示感谢,这样才表示主人招待客人十分诚恳。
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
7.美国的风俗礼仪中赠送礼品有什么样的礼仪
赠送礼品是增进友谊或使生意谈判更加顺利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美国,朋友 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如果出席美国人的家宴时,应赠以中国的小工艺品。如果你 不带礼品,就往往意味着你要回请一次。
普通美国人接受礼品时,一般要当场打开 礼品,之后,送礼者介绍一下,受礼者赞扬一番,气氛颇为亲切融洽。 如果接受美国人送的礼物,切不要先是客气一番,辞谢不收,后又接过礼品放 在一旁,这对美国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因为这等于对这些礼品不屑一顾。
此外, 美国人不太注重礼品的价值,却十分讲究礼品的包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