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山游记 - 草稿
3A洛阳中旅小董组团到大熊山游玩,说是一日游。笔者和老伴也没有多的准备,带点食物,拎个包,早上坐旅游客车出发。同来的还有老伴的几个同学。
大熊山位于登封徐庄镇境内,距洛阳100公里,景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更高海拔1166米,其中拥有省级森林公园。景点分“十里溪谷”“情人谷”“红石寨”“百花园”四个观光区。有“揽月湖”“仙人洞”“情人谷”等自然景观;有“飞云天桥”“漂流戏水”“七彩旱滑”等人文景观。来时,笔者在“百度”查询了一下景观介绍。
客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后到达景区,游客在西门下车。因为中旅小董组团旅游,所以门票打折。游客们依次排队进入了景区。
游客游玩的之一个景点是“飞云天桥”。它是中原地区跨度最长的全透明玻璃天桥,桥长255多米,垂直落差80米。笔者在高层楼居住,也没有恐惧感。老伴和她的同学似乎也没有“恐高症”。所以,玻璃天桥上,大家随意信步,像似漫步于云端。“一桥飞架两山,天堑变通途”。这是人类由幻想变成现实的超越;这是现代工程与大自然奇景结合形成的奇观;这是劳动人民创造力的完美结晶。站立桥中,举目四望,两峡谷坡陡直,植被墨绿。“听景不如看景,看景不如亲临”。一桥信步走来,听到看到了有人“一路尖叫”的恐惧神态!笑笑,释然了!
查询“百度”知道,中国更高的玻璃桥在四川八台景区,桥距谷底2288米;最长的玻璃桥在湖南张家界景区,桥长430米。如果到那里旅游,心态又会是怎么样呢?
离开了玻璃桥,有的同学要去体验漂流,有的同学要去“情人谷”,路线不同,所以,大家分开游玩。
“情人谷”全长2公里,谷内原始粗犷,蜿蜒曲折,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岩石奇瑰,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相传盛唐时期,寺庙林立,大熊山梅花寺主持隐觉有很高的威望。有一天,他救助了一位落难女子,女子姓李名秀梅。为了报恩,李秀梅女扮男装,皈依佛门,并对师傅隐觉蒙生爱情,经常拉着师傅到这个幽静的山谷游玩。日久生情,因情生痴,隐觉终于辞寺还俗与李秀梅婚配。临离开时,隐觉吟诗一首:“乱石坎坷荒凉谷,师徒散心来驻足。顽石无情助人性,还俗难忘情人谷。”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情人谷”从此闻名百里,爱恋之人,成双成对,来到这里,山誓海盟,成就姻缘。
笔者和老伴进入“情人谷”,谷内青石铺道,忽陡忽缓,忽拐忽弯,逐级而下,曲径通幽。在一个三岔口,看到不远处有溪水流淌,聚集在一个小小的坑内,坑边有个凹槽,溪水通过凹槽向下流去,一个拐弯就不见了。溪水有的浑浊,掬一捧,双手感觉就是凉。起身遥望远处,峡谷深幽,谷坡陡直,这里是典型的红岩嶂地貌,富含氧化物,岩石呈红、深红和褐色。近处,林密鸟鸣,氧吧清新,远近景犹如一副美妙的溪谷画卷。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仿佛告知游客好消息。
看着溪水翻滚向前,不由得思绪万千……长年累月,流水不断,它在嘲笑着人的寿命短暂,嘲笑着男女爱情变幻。流水经过的岩石,因为长期冲刷而变得光滑,流水冲刷掉了它的棱角,赋予它灵性,承受着自然界的各种压力。这是不是象征着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要通过双方磨合棱角,相互感情才能巩固。对流水和岩石深思,笔者似乎读懂“情人谷”的奥妙。
祖国的山山水水各有千秋,大熊山有它的特色;祖国的山山水水之所以美丽、奇妙和壮观,那是劳动人民用双手去改变的结果。这里面蕴含着劳动者追求幻想的无畏勇气;这里面蕴含着劳动者的聪明智慧;这里面蕴含着劳动者的坚韧不拔奋斗精神。如果真正读懂这里的山山水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余生之年,笔者还需努力!
大熊山,不虚之行!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
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饮食习惯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扩展资料
作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大熊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作为一种具有8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它同时代的很多标志性物种已经不复存在,人类从它身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认知乃至哲学思考,它不单是特定的自然物种成,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大熊山旅游景点介绍
大熊山旅游景点有梅山龙宫、九龙池、蚩尤故里、熊山古寺、三大峡谷等。
1、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与大熊山的九龙峰、九龙池一脉相通,为层楼空间结构,洞体造型奇特,组合多样,水陆皆备,共有四层洞穴、八层洞道,洞道全长2276.1米,其中地下河长854.5米,上层旱洞长1076.4米,崩塌大厅长225.2米,支洞长120.0米。洞内景观丰富多彩,有大量发育、广泛分布的流石景观,还有石笋、石钟乳景观。
2、九龙池
九龙池,又名奇黎溪,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位于樊家洞西北20余里,海拔1622米,是娄底之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咕咚之声清雅悦耳。
3、蚩尤故里
即蚩尤屋场原址,这里曾出土了一块民国时期的古碑,刻着“蚩尤屋场”,而今,这里已建成一个祭祀蚩尤、展示傩文化的主题文化园。
4、熊山古寺
始建于两晋时期的古寺,是新化县及周边居民心目中的祈福圣地,建有牌楼、天王殿、圣帝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方丈房、斋房、僧房等一系列建筑。
5、三大峡谷
蚩尤谷、春姬峡、川岩江峡谷,这三个大熊山经典的自然景观,最为吸引游客。山峦间,漫无边际的云海,浪花飞溅,波起峰涌,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中国四川、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山区地带。
大熊猫主要的生活的地方是中国四川、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山区地带。中国大熊猫栖于我国长江上游的高山幽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自然环境温凉潮湿,它们是一类喜湿性动物。中国大熊猫日常生活的狭长地带,包括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在其中80%及以上遍布于四川省地区。
中国大熊猫日常生活在海拔高度两千六至三千五百米的繁茂竹林里,那里长年空气稀薄,烟雾缭绕,平均气温低过20℃。某些别的的原因也会影响到野外中国大熊猫的遍布和相对密度:竹子、地势、水资源的遍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养育幼崽的巢穴及其地势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现如今影响到中国大熊猫遍布的主要的原因。中国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平均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环境湿度80%及以上的阴湿天地里日常生活。因为近亲繁殖不可避免,使得中国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这种现象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中国大熊猫中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个体是来自于同一野生地区,使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幼崽在出生后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大部分早期夭亡,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这恐怕就是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