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场舞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更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标准值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昼间夜间0类50分贝40分贝1类55分贝45分贝2类60分贝50分贝广场舞在居民小区发生的扰民 *** ,都可以打110求助。某些城市制定的相关广场舞“时段”规定,与上位产生冲突。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准。全天时段 ,只要广场舞扰民,即是违法行为。因此,广场舞必须遵纪守法
2.法律有规定跳广场舞的时间吗
1、法律没有规定跳广场舞的时间。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包括佳木斯舞步、坝坝舞、水兵舞等。
广场舞是居民自发地以健身为目的在广场、院坝等开敞空间上进行的富有韵律的舞蹈,通常伴有高分贝、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
广场舞在公共场所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大妈居多。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所以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
广场舞是人们普遍参与的健身舞,舞蹈元素多种多样,包括民族舞、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等等。
2017年1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消息,体育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
2、如果广场舞产生噪音扰民,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扩展资料:
广场舞的社会问题:
1、组织问题
由于广场舞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因此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比如,在 *** 管理方面,承办此类场地一般接触的是城管执法与环保局,基本不需要跟工商局、税务局、文化局等这类职能部门打交道。
导致 *** 对于管理的不全面,一方面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行使,一方面在参与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后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得以解决。
由于没有工商部门的介入,此类经营场地一般都不具有严格的公平性,各个场地地点的确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出现有的场地由于“先到先得”。
占据了有利的位置,规模和人群发展都占了优势,因此在调查中,规模较小场地的负责人也透露出了想要扩大规模,但苦于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无奈。
2、扰民问题
广场乱舞已成为让人头疼的难题,觅一个“你跳得快乐,我睡得安稳”的平衡点,貌似成了城市管理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以致出现了高音炮、放藏獒、扔老鼠等恶性“破解”手段。
针对广场舞扰民问题,有些地方文化管理部门与文化团队代表、市民代表签订广场文化活动公约,从场地、时长、时段、音量等方面对广场文化活动进行限制,对违规团队进行教育及处罚,收效明显。
广场舞问题不应无解,为什么还会出现乱象呢?当执法办公室“移动”起来,从分散执法变成联合执法,将国家法规和地方实情有效结合起来。
在有噪声的地方、群众举报的地方巡游往返、漂浮沉落,执法人员走出办公室切实抵达现场,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和公共政策睁大执法的眼睛,辅以真诚的劝告和说服,就会出现不同的效应。
3、噪声防治
有源定向扬声器。2014年第二届上交会,复旦大学科学家表示已成功发明出广场舞噪音“逼停神器”——有源定向扬声器。普通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要实现定向,扬声器的直径必须做得非常大。
与传统扬声器的原理不同,有源定向扬声器首先将低频声音信号载于指向性很强的高频信号之上,再经过放大、发射到空气中,而后,空气会把高频信号迅速过滤,其上的可听声音信号便会自然滤出,实现像激光一样定向传播。
有源定向扬声器能够把声波控制在特定区域内,在这个区域内的声波很强,而出了这个区域,声波就会很弱,甚至没有。如果广场舞者使用这种扬声器播放音乐,其扰民‘尴尬’就能迎刃而解。”
马建敏说。除作为广场舞噪音的“逼停神器”外,有源定向扬声器还可用在广告会展、候机厅、公交车站等多种场景,实现声音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向播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广场舞
3.有关“广场舞”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更高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
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标准值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昼间夜间0类50分贝40分贝1类55分贝45分贝2类60分贝50分贝广场舞在居民小区发生的扰民 *** ,都可以打110求助。
某些城市制定的相关广场舞“时段”规定,与上位产生冲突。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准。
全天时段 ,只要广场舞扰民,即是违法行为。因此,广场舞必须遵纪守法。
4.法律有规定广场舞不许在居民区里跳吗
有,广场舞因为需要高音扩音喇叭,这种设备在居民区内是禁止使用的。居民有跳舞、健身的权利,其他居民也有免受噪音干扰的权利。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扩展资料:
在法律上,居民有跳舞、健身的权利,其他居民也有免受噪音干扰的权利。但是,任何权利都有着界限。如果严格用法律条文去审视当下各地风靡的广场舞,很多居民已经构成了违法。
早在1997年起施行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就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
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可见,在居民区大声放音乐大跳广场舞已经构成了违法。同时,该法还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可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进一步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于扰民的广场舞,不仅有法律后果,更有执法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场舞扰民别让居民用法外手段获得法定权利
5.广场舞立规:怎样算是扰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五十四条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我局可以进行分贝检测,但是因小区范围问题,检测界限点不同,分贝也不同,没有很大意义。”
如果质检部门检测,声音高于国家规定,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警告、处罚,但一般来说,广场舞这样活动,我们也不能强制性驱散,只能劝诫。小区里面跳广场舞的情况我们也接到过一些投诉,都是以调解解决,目前对于此类情况也没有硬性规定,只能希望群众能够互敬互让,在自己娱乐的同时能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广场舞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 *** ,但同时带来的噪音也实在让人头疼,本人建议,是不是有这种可能, *** 通过调研,在现有的广场舞聚集地进行设施投入,规定时间,控制音量大小。这样既不用群众自带音响设备,又能有效地避免冲突。
6.广场舞扰民那里管
我们常说的广场舞扰民,应该指的是跳广场舞时播放超出国家规定的高分贝音乐扰民。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也就是说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是禁止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公共场所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使用音响器材。“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2、当广场舞播放的音乐达到噪音污染时,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和投诉,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如果公安机关处罚后还不停止,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到法院 *** 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或者赔偿损失,如果判决生效后还不停止违法行为,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当我们遇到扰民的广场舞时,一定要用法律手段 *** ,而不要采取过激的手段,否则受到法律处分就有可能变成自己。
7.广场舞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更高限值。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
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标准值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夜间0类50分贝40分贝1类55分贝45分贝2类60分贝50分贝广场舞在居民小区发生的扰民 *** ,都可以打110求助。
某些城市制定的相关广场舞“时段”规定,与上位产生冲突。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准。
全天时段 ,只要广场舞扰民,即是违法行为。因此,广场舞必须遵纪守法。
广场舞的确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在中老年女性当中普及率一直比较高。但一直以来,广场舞活动场地和设施结构性欠缺、噪声扰民、引导扶持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
对此,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就通知强调要加强对广场舞活动的规范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人性化、针对性强的广场舞活动管理办法、活动准则或者说文明公约。
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广场舞协会等这样一些文化体育社团组织,来鼓励群众自我管理。并且将广场舞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由 *** 牵头、相关部门依法管理、场地管理单位配合、社区居委会或者说业主委员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广场舞活动管理机制。
同时通知当中还强调,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盘活现有场地存量等方式为基层群众就近方便地提供广场舞活动场地。这样有效避免扰民,并且广泛开展免费发放教学光盘、公益培训、展演展示、原创作品征集评选等这样一些普及的活动,为群众开展广场舞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通知要求,各地要积极推动将广场舞工作纳入当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纳入到当地 *** 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的工作内容。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综合素质较高、专 *** 结合的广场舞工作队伍,而且也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审美品位和健身功能,便于群众接受的广场舞作品,这样实现城乡基层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
上海:禁止使用带有音置的音响器材。广州:2014年12月30日,已经历经两次审议的《广州市公园条例》(草案修改稿)明确,违反规定音量限制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属于集体活动的,对活动的组织者或乐器、音响器材的携带者,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属于个人活动的,对个人可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在限制时段内(每日13时至15时和22时至次日8时)开展噪音较大活动的,集体活动处罚标准是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个人活动处罚标准则是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杭州:社区人员蹲点监量,或将跳舞居民汇集到学校礼堂、附近公园等地。
长春:聘请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对广场舞噪音进行监控。 *** :规定广场舞时间为20时至22时0分,节假日、周末可延长半小时,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开跳。
所有广场活动必须有专人管理音响设备,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之内。三亚:规定晚间广场舞活动时间不超过22时,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
文体局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全面整顿广场文艺队、健身队,如发现反规定,之一次警告,第二次收音响。浏阳:规定广场舞时间限定在上午7时以后、晚上8时30分前,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之内。
一旦违反规定,执法部门可没收工具、罚款200元以上。
8.国家法律规定晚上几点钟广场舞结束
法律没有规定广场舞结束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七条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 *** 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 *** 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