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去 *** 游玩,需要准备什么?
以前跟着朋友一起去自驾游游玩过 *** ,带了很多其实没必要带的东西,反而一些很有必要的东西没带上,下面我就根据我的亲身游玩体验给宝子们整理出一份攻略,助你们开启一段愉快的 *** 自驾游!
*** ,一个让人向往又畏惧的地方,但其实这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可怕,只要在入藏前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调整心态,💪🏻💪🏻一切都会很顺利!
1、车辆装备🚗
(1)工具箱:工具箱必备,换轮胎,修理必备。(租车是配备齐全的哦👏)
(2)对讲机:如果是2台以上车辆出行,对讲机是必备,前车可用它提醒后车前方的路况,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没信号时,对讲机的作用便体现了。
(3)拖车绳:藏区的路况比较复杂,假入不幸陷车的话,拖车绳便可帮你脱离困境。不但可以救人,也可以自救。
(4)刹车片:进入藏区刹车片的磨损比较大,在行驶途中听到轮胎摩擦的声音,那就换一个刹车片,确保行驶安全。
(5)其他车辆物品:线路地图、备胎、铁丝、毛巾若干。
(6)防滑链:7-9月使用几率不大,但是10月至次年5月必备。
2、个人装备🧣
(1)服装鞋帽类:
每年3月~4月,穿秋冬装,衣服四件套是更佳(保暖内衣+抓绒衣+冲锋衣+速干衣裤)、厚外套;5月~9月穿春装、夏装,备防晒衣、厚外套。10月穿秋冬装。
鞋子:必备防滑防水登山鞋、运动鞋。
配饰🧢:墨镜、帽子、围巾🧣、手套、防晒袖、项链搭配(帽子必备的紫外线超强一定要注意哟!几天没洗头油腻腻 帽子完美解决😉)
小件:太阳帽、手套、头巾、换洗内衣裤(多带)和袜子(多带)。
(2)日常用品类:
洗漱🪥:干发帽、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折叠盆(牙刷之类可以住酒店的时候带走,换酒店再换一个🤨)
护肤:洗面巾、洗面奶、精华、面霜、润肤乳、护手霜、润唇膏、补水面膜。
化妆💄:卸妆膏、防晒霜、隔离、口红、粉底液、高光、眉粉眼影眼线三合一(建议不要眼线液笔水类会烂爆⚠️)
护理👓:美瞳隐形眼镜、护理液、眼药水(西北地区非常干建议带)、指甲钳、棉签、卫生巾、湿纸巾( *** 非常少洗手间,基本都是路边找个地方就去了🤪湿纸巾在来月事的时候用)
其他用品🌂:隔脏睡袋、耳塞、垃圾袋、雨伞、口罩、防晒面罩、保温杯、折叠烧水壶。
(3)药品类:
备用药品:个人常用药(胃药、头痛药、过敏药等);
建议携带:感冒药、肠胃药、葡萄糖(饮葡萄糖水能抗高反,试过效果明显)、创口贴(沿线均有药店和医院,可以随时购买,价格和内地区别不大)。
高原必备:红景天、氧气瓶。
(4)食品类:
高能量零食(能量棒、巧克力、牛肉干);方便食品(自发热米饭);水果;功能性饮料+矿泉水(维生素饮料、红牛等);
3、证件🔖
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
其他证件:导游证、学生证、军官证、老年证…可减免门票,一并带上,注意保护、以免丢失。
另外,如果要去部分地区,边防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全称为“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全,都会在边境划定一个边境管理区。
♨️需要办理边防证的地区:
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吉隆县。
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
林芝地区:米林县、朗县、察隅县、墨脱县。
阿里地区:普兰县、扎达县、日土县、噶尔县。
4、其他类
电子设备:手机、充电宝、充电器、耳机、 *** 杆三脚架二合一、相机、镜头、电池、多插转换头。
少许现金💴
⚠️初到高原地区的注意事项:
✅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
✅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
✅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你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你也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
✅不要饮酒和吸烟,还有少吃辣。
✅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
✅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依赖性非常强)。
🧐🧐预防高反
⭐可以提前一周服用红景天,到了 *** 一定心态放轻松,别紧张!高原上禁喝酒。
⚠️⚠️到了 *** 也有一些民俗禁忌要特别注意的:
01.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对人表示欢迎、诚心、忠诚的意思,我们要双手合十低头接。
02. 敬酒茶:敬客人酒时,客人须用无名指沾酒对空弹三下,然后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酒,最后再喝干,称为“三口一杯”,是藏族最正规的饮酒礼节,经过“三口一杯后”,才可以随意喝酒。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是客人不用自行端茶,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这样才算的懂礼貌。
03. *** 伸舌头,是表示尊敬或不好意思,不是嘲笑哦,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04. 和 *** 打招呼时一般要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走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喝不作响,爵不出声,食不满口等规矩。
05. 进入 *** 的帐篷、居室,不能用脚踩门槛,也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吐痰。
06. 未经同意不能随意进入寺庙的佛殿、在一些偏远的寺庙尤其重要啊。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东西观看无所谓,但不能乱摸及用手指指点点,不经允许不能拍照。有些地方还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有些密宗殿是不准女人进入的,在 *** 不尊重经典、喇嘛、寺庙会受到指责。路过寺庙、旗杆、玛尼堆、佛塔、都要顺时针绕一圈。
07.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08. 禁忌在别人跟前或后背吐唾沫、拍手掌、放屁 。
09. 不能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能逆转。
10. 忌讳用手触摸别人的头顶,小孩子的也不能摸。
11.路上山上遇见地上有经幡,绝对不能跨过或者踩踏,你可以用手提起来钻过再放下;
12. *** 所有的大山都是神山,尤其有著名的山,不要用手指着,而是手掌向上,以托起来的姿势指向,表示尊重,湖泊也一样。
13.藏家做客,如不喝茶了,保持三分一碗不动,主人就不会给你续了。或者筷子交叉放碗上,表示不吃了。
*** 有很多特色美食,美食就是我们最方便认识藏族文化的途径,我来介绍下 *** 的特色美食吧😍😍
✅炸灌肺
“洛乍”是炸灌肠的藏语,是藏区的一道特色凉菜。色泽淡褐,外表酥脆里头软嫩,味道鲜美,食而不腻。是一道上好的开胃菜。而且易于保存,随吃随取。
✅氽灌肠
氽(tǔn)灌肠,这是一个统称。用新鲜的羊小肠为衣包裹着不同的材料。味道浓香,可口而十分的多样化,尽显出藏区人民的智慧。每逢佳节都会成批 *** 的传统菜色。
✅蒸牛舌
藏族的口味讲究的是清淡、平和。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牛舌最淳朴的滋味,习惯了日式风味的你怎能不体验一把呢~
✅糌粑
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千万别被他的外表所欺骗,味道好极了,再来杯酥油茶简直就是绝配
✅火烧蕨麻猪
以蕨麻猪为原料外裹泥巴放入火中炮制而成的一道藏菜,蕨麻猪肉质嫩而鲜美,少脂肪却又不缺乏肥美的味觉体验。放入暗火中烘烤后,皮脆肉嫩,口感上佳。
✅香煮油脾
将新鲜的羊脾脏洗净,放入羊油花椒盐等香料。入锅中炖煮。出来的口感滑而不腻,羊的膻味没有被香料完全没过,若影若现。脾脏自身醇香被提到了更高的层次,咬一口便是唇齿留香
✅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 是西北地区高级筵席上的佳肴。
✅甜茶
喜欢喝奶茶的朋友,一定要尝试下藏区这边的甜茶。纯净奶源和上等茶叶调制成的上佳饮品,细细评味下在高原上的风情
✅藏式火锅
能在高原上吃火锅,何不是个新鲜体验? 大骨熬出的白汁,各种藏式特产堆列在火锅上,想吃就开涮 快哉也!
✅酥油茶
*** 特色饮品,没喝过就不要说来过 *** ,酥油和浓茶加工制成,口味醇香回甘,日常必备。
✅风干肉
要说带什么伴手礼回家,那肯定是风干肉了。在 *** 你能买到最纯真天然的牦牛肉干,肉质结实,适宜细嚼品味,你能体会到亲临大草原的感觉。
游玩小总结:
头晕的时候,补充糖分,巧克力可随身带。
头疼的时候,可能是有点缺氧,深呼吸,少量多次吸氧缓解!
头胀的时候,这个时候保温杯的作用就来了,少量多次喝温水。
感觉心跳很快的时候:停止活动,马上休整,缓慢吸氧。
*** 对身体的素质考验极大,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和身体安全。
*** 自驾游有什么攻略?
一、首先说说经典川藏南线,也就是G318线。
G318川藏南线:成都—新都桥—理塘—巴塘—左贡--八宿--然乌湖--米堆冰川--波密--鲁朗林海--八一--尼洋河-- *** (全程:2246 KM),从成都出发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 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 *** 。沿线都为高山峡谷,风景更为秀丽,尤其是被称为 *** 江南的林芝地区。全程以水泥和柏油为主、但因通麦一带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极个别地方经常有修路和泥泞、沙石等路况。
走川藏南线不愁吃喝,沿途食宿比较成熟,不过需准备充足的时间,一般要8天~12天左右,适合季节应选在5月~6月或9月~10月之间,到了7、8月雨季路况问题频发,就很难走了。
二、其次说一下人文之路川藏北线,也就是G317线。
成都—卧龙—日隆—丹巴—八美—道孚—-炉霍—甘孜—玛尼干戈—德格—江达—昌都—八宿--然乌湖--米堆冰川--波密--鲁朗林海--八一--巴松措湖-- *** (单程:2658 KM)
全程走G317国道,从成都出发北上在映秀镇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经小金县,抵丹巴。进入甘孜后,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类乌齐、巴青、索县、那曲至 *** 。
北线相对南线海拔更高,人文见长,人口更稀少,景色更原始壮丽,马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一带自然风光优美。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极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极品线路。
川藏北线同样一般要8天~12天左右,适合季节选在5月~6月或9月~10月之间,到了7、8月雨季路况问题频发,就很难走了。
三、再来就是川滇线,主要以柏油为主、部分沙石路面.
穿越四川和云南,集结川藏线、滇藏线精华美景,雪山、草原、花海、湖泊、峡谷、藏地人文,体验淳朴藏族风情,每日风光惊喜你内心。
川滇藏线:成都丹巴—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日瓦—亚丁—得荣—梅里雪山—德钦—盐井--芒康--左贡--八宿--然乌湖--米堆冰川--波密--鲁朗林海--八一--巴松措湖-- *** (单程:3058 KM)
川滇线一般要8天~12天左右,适合季节选在5月~6月或9月~10月之间,到了7、8月雨季路况问题频发,就很难走了。
*** 旅游攻略哪些去 *** 的旅游攻略
去 *** 旅游走的线路如下:1、经典强荐: *** 、林芝、山南、日喀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纳木措,经典大环线。(建议7-9天,性价比高。最全最经典的线路,基本地区全囊括在内);
2、 *** 、林芝、纳木措(建议5-7天,时间短的朋友可以考虑);
3、 *** 、纳木措、羊卓雍措、日喀则(建议5-6天);
4、 *** 、布达拉宫、纳木措(或羊卓雍措)(建议3-5天,时间非常紧张者考虑);
5、 *** 、纳木措、日喀则、珠峰大本营(建议7-9天);
6、深度经典: *** 、阿里南线、珠峰、纳木措(经典的阿里南线,建议10-12天,其中阿里南线+珠峰,8天。市区和纳木措安排2-4天);
7、极致全景之旅: *** 、阿里大北线、珠峰、纳木措( *** 终极线路(羌塘除外),建议16-20天。其中阿里大线+珠峰,15天左右,进藏者的终极选择!但阿里北线那边全程海拔在4600M-5000M左右,食宿条件较差,所以初次进藏者不建议走!但这里的风景,是所有的路线中更好的)。
318川藏线自驾游详细攻略
318川藏线自驾游详细攻略如下。
一、去的季节推荐。
先说结论,4-5月及9-10月,其中更好的就是5月、9月。
春季:4-5月,春暖花开,如4月上旬林芝、波密一带的桃花、色季拉山口的杜鹃花。而且雪山上的雪多。但4月中上高海拔垭口可能降雪封路、路边结冰的概率依然很高。
夏季:6-8月是雨季,积雪也会大面的融化,泥石流、塌方、山体滑坡等灾害进入高发期。而且,夏天人多,导致沿途多段大堵车。所以实际夏天并不适合走川藏线。
秋天:9-10月上旬,雨季已过,大地披上了金黄的外衣,再加上雪山映衬,景色是一年中更好的。
冬季:10月中下至次年3月,大雪封山或时常大雪,非常危险。
二、路况、车辆要求及天险功略。
1、318整体路况算比较好,基本全程是柏油路。个别路段修路,会有砂石路和泥坑路。
2、318小到小轿车,大到大货车都有,所以只走主路来说车辆是没有太多要求的,但考虑到路面可能有碎石和坑洼,建议还是开个SUV更省心。
3、海通沟天险。
自从通麦天险被整改,高尔寺山、剪子弯山、米拉山都建了隧道,而且,著名的“卡脖子”路段觉巴山垭口(海拔3940米)也预计在2022年8月被觉巴山隧道(3200米)代替。
目前川藏南线唯一称得上天险的,只有海通沟了。海通沟在芒康县的竹巴笼(川藏界)到宗拉山一带,山体土质疏松,山上积雪,极易导致落石、山体滑波、泥石流及积塌方。
所以目前海通沟是川藏线上每年塌方最多、泥石流最多、落石最多、堵车最多,路面也最泥泞难走的一段。去海通沟之前务必提前查好天气,如果是下雨天,建议直接绕路走,或行前压根就不要把海通沟做到行程里。
三、住宿点/行程攻略。
1、行程规划时,不建议每天拉车10多小时,因为川藏线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堵车、垭口下雪/山上落石/塌方导致断路等等,一定要留有时间上的弹性。
2、如果是之一次进藏,对自己高反程度没概念,尽量稳妥一些,避免在高海拔城市/县城过夜,如:理塘县(4014米)、邦达镇(4120米)、 *** 北边的纳木措(当雄县4300米以及圣象天门4600米)等地。
3、其他几个3700-3800米左右的地方,如芒康县(3850米)、左贡县(3750米)、然乌镇(3850米)、塔公草原(3730米)、鲁朗镇(3700米)过夜也要注意高反,如果有可能尽量选择带供氧设备的酒店。
四、预定酒店攻略。
1、有制氧设备的。
2、房间有加湿器的。 *** 很多地方,极度干燥,嘴唇开裂,嗓子疼是很正常的现象。
3、附近有医院的。
五、驾车重点。
1、新手司机一定不要轻易自驾进藏,因为盘山窄路路、垭口大雪、路面结冰频发。更好和老司机结伴而行、参加自驾团或拼车/包车走。
2、川藏线上弯道多,车速不要太快,不到不得已不要占用对向车道。过弯道有盲区一定要提前鸣笛,警示对向可能的来车。
3、318一路要翻越14座高海拔垭口(部分已被隧道代替),海拔超过3000米后,天气变化莫测,夏天大雪都是很正常的事。因此除了夏天,其他季节建议携带防滑链,以防万一。
六、穿着攻略
1、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区,天气变化莫测,一天经历四季很正常,所以穿衣服,应该是户外类型多层衣服,就像洋葱一样,热的时候短袖、冷得时候4-5层防风保暖的衣服可以马上加上。夏天也要带上羊毛衫或保暖内衣等。
2、穿鞋应以轻便合脚、适宜户外行走为主,不宜穿新鞋、高跟鞋。更好防水。
3、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包住耳朵的帽子或围巾(包括厚的魔术头巾),冷风灌耳,引发剧烈头疼是最常见的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